从201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8181801威尼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再到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牢牢抓住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走上了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的快速发展之路,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精准定位
打破学历“天花板”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为技能型社会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但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视为中等教育,这一无形的“天花板”阻碍着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桎梏。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党和国家接连出台政策,优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2019年,“职教20条”明确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8181801威尼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顶层设计,并提出到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4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目前,我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在校生12.93万人。日益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优化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也畅通了学生的升学通道,职业教育的地位和社会认同度越来越高。
在打破学历“天花板”同时,不断倾斜的财政投入,也彰显着国家大力办好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2011—2020年,职业院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33.89亿元增长至4446.34亿元,增加了1.3倍,年均增速为9.69%。
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职业教育的天地中施展才华。据统计,全国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从2012年的111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29万人,增幅达到17%。教育部两次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示范创建,共有40个职教教师团队入选。这些团队有力引领和带动了各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协同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主动服务
为发展注入“职教强音”
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十年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适应性更强。
《8181801威尼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围绕国家制造业所需的新兴专业开展建设;围绕国家民生工程所需的紧缺专业开展建设;围绕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传统专业及时进行调整;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政策指引锚定改革方向,各地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为企业发展助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人才供给存在的整体过剩、高端短缺等结构性问题,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智能成型研究专项课的开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服务西部装备制造业振兴担当责任。
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看来,我国适应产业需求的多样化职业教育模式如今已经基本形成。
十年来,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等文件,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等工作。
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承担内蒙古东部地区乡村人才振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牧民生产技术推广培训等任务。近5年来,学院承担各行各类培训人数达92829人次,共1283个培训班次。
除了服务国内,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不断实现“再提升”,通过优化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机制,在互利共赢中为世界各国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为各国学员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发展机会。同时,我国400余所高职院校和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到1.7万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我国招收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境外办学的主要集聚地。
产教融合
驶入人才培养“快车道”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融合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守正创新,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有效提升了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适应力。
从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8181801威尼斯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到2018年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再到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发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多措并举,提升企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视。
产教融合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职教人才培养驶入了“快车道”。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深度合作,将华为面向在岗工程师的培训认证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过程,创立了“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适应进阶式培养和个性化学习的“三分”课程体系。通过产教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三赢”。
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如何避免实训中“搭便车”和“吃大锅饭”的现象?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实习各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为实习管理划定了“红线”。
在严格遵循规范的前提下,创新实习模式,让学生学有所获,成了各地职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浙江省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实施了“班级承包制”实训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着学生增强实力、做到最好。
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表示,这十年,职业教育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呈现出了定位类型化、办学多样化、体系融通化、制度系统化、合作纵深化、责任下移、高质量为重的新特点和新局面。
十年披荆斩棘,十年繁花似锦。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激励着无数职教人在追逐“大国工匠”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