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联系我们 

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习园地>>典型经验>>正文

中国计量大学:“起承转合”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工作

发布时间:2020-09-02 作者: 点击:[]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 发布时间:2020-08-31

近年来,中国计量大学课程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工作格局为目标导向,通过制度建设、政策激励、重点立项、竞赛推动、案例启发、聚焦课堂等措施,“起承转合”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工作,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打造优质课堂的“大思政”教学体系。

一、制度先行,念好“起字诀”

学校于20174月正式启动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工作: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先后出台了《中国计量大学8181801威尼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国计量大学本科生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管理办法》《8181801威尼斯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规范,激发教师育人自觉和育人担当。

学校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出台《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性意见》,要求各专业强化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人才培养各环节、课程思政落实落细到每门课程,并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加以落实。学校从经费、教学业绩等方面对课程思政立项课程给予支持与激励。每门立项课程给予1万元的基本建设经费,建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按学校相关规定再另行资助;通过验收的课程思政立项课程,按校级重点课程给予教学业绩、工作量奖励,对于验收优秀的课程继续滚动支持1年。

二、重点突破,打好“承接拳”

学校分层分类有序推进课程育人工作,充分发挥示范课程引领作用,每年重点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截至目前,全校共立项建设8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覆盖社会科学类、人文艺术类、工程技术类、自然科学类等学科类别。立项课程根据各自不同学科类别特点,在不影响课程专业教学目标前提下,重点做好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设计,深入挖掘拓展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人文艺术类课程: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工程技术类课程:突出培育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自然科学类课程: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

学校整合全校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等领域的优质师资,加强特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省级一流通识课程,努力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爱校荣校意识。

同时,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重点围绕课程思政“金课”建设、课程思政创新实践、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专业课、“金课”教学生态体系建设等问题深入探讨,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金课”,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竞赛推动、案例启发,出好“转变招”

学校每年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竞赛,启发交流专业类课程融入德育元素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实现。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由宣传部和教务处共同发起,至今已举办三届,共吸引了200余位老师参加,评选产生了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6项、优胜奖29项。竞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参赛课程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比赛面向全校所有本科课程,经基层教学组织申报、各教学单位推荐、学校专家组听取汇报后现场产生获奖名单。

参赛教师选取课程某一章节知识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展示其对教学目标、案例选用、教学方法与过程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如在2019年举办的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一等奖获得者王义康老师在“数学建模”课上讲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引导学生在探求真理的路上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石明娟等老师的“工程与社会”课通过介绍剿灭劣五类水行动,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近年来,学校结合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组织教师普遍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特色做法和经验总结。截至目前已遴选打造了317个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并汇编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线上课程,供全校师生学习交流。课程思政案例建设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导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化对案例涉及的价值观问题的理解;二是选案例紧扣课程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案例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一大批优秀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打造,有效引导启发了专业类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在新冠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各类抗疫先进典型和学校师生党员的战疫事迹被思政理论课教师搬上“云课堂”,传递战“疫”正能量。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挖掘抗“疫”战争中思政元素,把抗“疫”中的典型经验与教训变成教育教学中的“活教材”,向学生传递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铭记肩上的使命与担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

四、强化考核,协同推进,奏好“合奏曲”

学校通过完善课堂管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材审查以及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育人能力等措施,着力提升课堂育人效果,强化课堂教学作为育人主渠道的地位,使各类课堂都变成可育人、能铸魂的场所。

近年来,学校修订完善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将“价值引领”、“德育效果”、“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作为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的重要监测指标点。优化了学校领导、教学督导、中层干部听课制度,在常规听课基础上,增加了随机观课环节,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督管理,并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为听课看课的重点之一。学校成立了教师工作部,统筹和加强全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专题活动、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教学案例遴选等多种形式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建设。学校成立校院两级教材工作组,规范教材编写和选用,严格落实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

学校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动态化、常态化评价模式。通过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各教学单位党建督查、年度工作考核等措施确保“课程思政”落到实处;通过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在教师职务评聘、岗位聘用、考核评优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程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重要依据,引导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严格按照“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健全教学纪律约束机制。

上一条:一堂特殊的思政融课——北京中医药大学思政教育的全新探索 下一条:海南大学“五育并举”做好疫情防控思想引领

关闭

8181801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8181801威尼斯    光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工农路291号   孔明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路1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