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今年是“五五”普法的总结验收年。根据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实施方案》(教政法〔2010〕461号)的具体要求,近期,省教育厅将成立检查组到各高校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为提高和检验广大教师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教水平,需组织一次全校教师法律知识测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测试时间:10月26日(第八周星期二)下午2:30
二:测试形式:各党总支选出5名教职工(至少一名中干)、直属党支部选出3名教职工(至少一名中干)参加全院组织的测试,其他人员由各支部于星期二到宣传部领取试卷自行组织测试,将试卷和成绩报党委宣传部。
附件:样卷一份
五五普法办公室
2010.10.22
附件
“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教师法律知识测试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我国《高等教育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 (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2. 下列8181801威尼斯高等教育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B.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C.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D.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3. 为了担保债权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这是指担保物权中的 ( )
A.相邻权 B.抵押权 C.质权 D.留置权
4.我国公办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是 ( )
A.董事长 B.工会主席 C.党委书记 D.校长
5.代位继承属于遗产继承方式的 ( )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继承 D.遗赠抚养协议
6.我国刑法8181801威尼斯溯及力的基本原则是 (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7.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8.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所遵循的主要归责原则是( )
A.无过错责任原则 B.公平责任原则 C.过错责任原则 D.过错推定原则
9.当事人对法院做出的一审民事判决不服,提出上诉的期限为( )
A.7天 B.14天 C.15天 D.20天
10.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施行的时间是 ( )
A.2003年 B.2002年 C.2001年 D.2000年
二、判断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个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举办民办高等教育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3.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同。( )
4.民办学校的筹设期不得超过3年。( )
5.公民的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
6.国家机关实施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适用于我国《职业教育法》。( )
7.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
8.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9.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
10.我国著作权的主题是指公民个人。( )
11.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
12.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 )
13.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 )
14.在共同犯罪中,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
15.不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公民,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并经认定合格,也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
16.教育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只能是人民法院。( )
17.教育机会均等一般包括起点上的平等、过程上的平等和终点上的平等。( )
18.全日制学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
19.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和拘留三种。( )
20.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可以分为诉讼渠道和非诉讼渠道。( )
三、简答题(共10个小题,共60分)
1.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7分 )
2.简述教师的权利。( 6分 )
3.简述学生的基本权利。( 6分 )
4.简述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行的教育法律。( 7分 )
5.简述我国的教育方针。( 6分 )
6.简述学生的基本义务。( 5分 )
7.简述学校的权利。( 9分 )
8.简述高等学校教师取得相应的教师职务应具备的条件。( 4分 )
9.简述教师的义务。( 6分 )
10.简述我国教育立法的程序。( 4分 )
四、案例分析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某高校保卫部门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维护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为由,作出了如下相关规定:凡学生在校园内骑自行车带人、吸烟、酗酒、打架斗殴、违规使用电器、故意损坏学校公物等行为,均要被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对此,部分学校师生议论纷纷,看法不一。
请分析:上述罚款规定是否合法?为什么?